公开课《6分钟读懂经济学》

英国大学的公开课,分为6讲,每个只有1分钟,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经济学中的6个原理。
今天看了一篇知乎的文章,在分析2016的经济、货币形式,很多地方觉得有道理但是又没有真的明白背后的道理。
之前燃烧了又熄灭过的对经济和金融的兴趣之火再次被点燃了,先看一些通俗易懂的视频再继续看书吧。
以下只是学习笔记,方便自己理解和记忆。

第1讲 看不见的手(The Invisible Hand)

1776年,亚当斯密(Adam Smith,经常听到这个名字)的观点:
政府不需要调控,参与者自由交易和竞争,市场就会达到积极的状态。
有类似观点的还有哈耶克(Friedrich Hayek)。
这个原理的问题是市场达到均衡需要的时间太长了,且有可能停止,人们普遍没有耐心和信心等到市场达到理想状态。

第2讲 节约悖论(The Paradox of Thrift)

储蓄和消费哪个更好?
自由市场主义者(上节的哈耶克, 还有Milton Friedman)认为经济困难时期也应该储蓄,这样银行才有钱去投资。
凯恩斯(又一个经常听到名字的,John Maynard Keynes)则认为人类等不到长期的发展,政府需要出手,增加支出,
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。

第3讲 菲利普斯曲线(The Phillips Curve)

菲利普斯(Bill Phillips)经济学家兼鳄鱼猎手,认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有一个负相关的曲线。
基本逻辑是:失业率低会导致工资上涨,进而人们愿意消费从而导致通货膨胀(英文叫 Inflation)。
这个曲线的问题在于,人们如果发现有通胀的征兆,就会开始要求加薪,于是乎失业率就会上升,结果就是失业率和通胀都增高了。

第4讲 比较优势原则(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)

大卫-李嘉图(David Ricardo)指出国际贸易可以让众多参与者受益。
这里还提到一个概念叫绝对优势,即可以用最小的成本生产产品。
比较优势原则认为生产效率比较重要,因而各国可以专注生产自己优势的产品,并互相出口多余的优势产品。

第5讲 三元悖论(The Impossible Trinity)

政府需要控制的三个指标:利率、汇率和资本的流入流出。
然而三者无法同时控制到最优,通过例子说明,就是欧元区国家降低利率,导致资金外流,汇率下跌,通货膨胀,为了抑制通胀
必须加息。为了保证资金的流动,利率和汇率只能控制好一个;如果控制好了汇率和利率,资金的流动就不受控制了。

第6讲 理性选择理论(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)

经济的复杂性在于人的参与,人本身就非常复杂。所以很多经济学模型都会假设理性人。
一般政策制定都是按照这个原则,然而很不幸人会自认为了解真相,也容易从众。
例子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,2007年美国的房屋贷款利率很低,于是大家开始随大流疯狂贷款。
大家误认为自己很理性,认为发生危机政府会买单,政府最后只能为银行买单。

总结

6个理论都有问题,因为有人的存在,感觉经济学就非常复杂,相关的金融也是如此。
但是有些基本的术语,原则和逻辑是不会按照人的意志转移的,所以这部分道理和逻辑绝对是值得学习的,很有意思!